欢迎来到昌黎县嘉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扫一扫,有惊喜!

全国合作热线:
0335-2066666

国内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供应链该如何破局?

作者:嘉诚集团  浏览量:673  发布时间:2018-08-30 10:06:24  

未来的农产品生产企业,一定不是以企业为边界,而是基于生产基地、供应链、用户、第三方服务为一体的无边界框架。

640

农产品供应链是个宽泛概念,在国内,农产品领域的细分市场极多。横向来讲,包括水果、蔬菜、肉类、大宗种植、水产等几十种分类,纵向来讲,包括初级农产品、初级加工农产品、名优农产品、转基因农产品等。

对于供应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行业中普遍认为产品流通环节多,物流成本高,服务质量不达标。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综合损耗高达30%,但在不同的细分领域,面对的问题又各具特点。

1、国内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供应链困局

国内农产品流通主要采用批发市场模式,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一方面,过去对于农产品生产的整体规划能力不足,缺乏统一布局,普遍采用各自为政的小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各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供应链过程中稳定产销关系、链接产销纽带的作用已经不可替代。

近几年,产地直销模式在中国逐渐兴起,但多级批发市场模式仍然占据国内70%以上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多级批发市场的弊端显而易见,以产地直销应用场景最多的进口水果为例,笔者通过走访上海最大的进口水果分销市场(一级分销),及其他几家颇具规模的分销市场(二级分销)后发现:一般来说,考虑到物流成本和流转损耗,一级分销到二级分销加价5%,二级分销到零售终端再加价5%,受季节、产量、储存成本等其他波动性因素影响,有的品类可能加价10%以上。

零售终端面向消费者时,相比一级分销的加价幅度甚至达到50%~150%。例如,智利进口二丁车厘子,在上海一级分销市场定价为380元/箱(10斤),某果园的零售价可能在99元/斤。每多流转一次,成本持续上升,最终降低了供应链中所有玩家的综合竞争力。

从表象上看,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流通问题似乎是分销体系和物流服务的问题。但如果市场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供应链各环节的生存环境和服务能力都能获得改善。由此看,或许供应链困局的症结并不在分销物流体系本身。

2、国内某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现状

尽管国内流通供应链主要采用批发市场模式,但同时也在尝试更优化的供应链组织方式。

一些批发市场开始探索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实行「基地+市场+零售终端」的经营模式,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本质上,这是之前提到过的直销模式的一种演变。

另外有些农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多年经营,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建立了相对比较牢靠的多级分销关系网,间接影响零售终端的采购决策。

最近走访了国内一家食用菌生产企业,该企业在细分领域内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通过引进先进的工厂化栽培技术,产品研发方面持续投入,该企业已经完全实现去农化生产,不但消除了菌菇品种传统生产安全问题,而且实现了大规模无菌环境种植,产品周期稳定可靠。某些产品占国内总产量的20%以上,在部分海外市场有80%-90%的市占率。

同时,经过十几年渠道经营,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三级分销渠道。可以说已经达到初步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仍然有两个问题困扰该企业发展。

1) 如何减少渠道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利润?

目前公司的销售渠道覆盖全国,产品通过省市级、地县级、渠道餐饮商超三级分销到达消费终端。

由于全程采用冷链运输,厂家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运输去向较为分散,全国几家工厂的日均出货总量在几百吨规模,在运输货量规模上未能形成议价优势,因此物流成本较高,再加上分销环节多,受渠道的制约较多,导致厂家的利润不高。

3、破局探讨

回到最初提到的供应链困局,国内农产品市场长期以来「小生产大市场」的特点,将生产区域分割成块,企业规模难以做大。有限的货量规模,大大降低了各家生产企业在供应链环节的议价能力,成为生产企业不得不持续依赖层层的分销市场维系销售渠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终,造成供应链环节多,物流成本高的现状。那么,借鉴直销模式的成功经验,如何破局呢?

大物流、数字化、横向联合

1)横向产业联合,继续做大规模,做标准化

以上文提到的食用菌产业为例,我国各种食用菌生产企业最高峰时达到788家,从2012年开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到2017年减少到529家,已经形成多家国内单品种日产量达50万吨以上的大型食用菌工厂化企业。

笔者走访的食用菌企业,由于所选择的生产品种单一且比较小众,企业的总产量有限,虽然在单品产量上位列市场前茅,但在整个食用菌行业内的产量占比不高。

进行产业并购或与其他中小规模食用菌企业产地联合,扩大产量输出规模,既有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抱团提升竞争力,又能提高与下游分销渠道和物流企业的议价能力。

2)用横向规模撬动纵向联合,与规模化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减少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供应链环节

中国物流企业在近十年获得长足发展,以顺丰、京东、菜鸟为首的快递物流平台型企业和以德邦、安能、壹米滴答为代表的快运物流企业,业务已经覆盖全国各省市区县乡镇。

物流企业在实现货物流转职能的同时,也在利用现有网络转型全网仓配一体化的大物流模式。在冷链物流方面,虽然尚未形成高集中度的行业格局,但顺丰冷链、鲜易供应链、郑明物流等国内第三方民营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冷链模式的发展路径。

对于农产品生产企业而言,既然有减少分销渠道流通环节,实现去渠道化的需求,可以考虑纵向与三方物流企业深度战略合作,尝试工厂-仓配-零售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2、国内某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现状

尽管国内流通供应链主要采用批发市场模式,但同时也在尝试更优化的供应链组织方式。

一些批发市场开始探索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实行「基地+市场+零售终端」的经营模式,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本质上,这是之前提到过的直销模式的一种演变。

另外有些农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多年经营,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建立了相对比较牢靠的多级分销关系网,间接影响零售终端的采购决策。

最近走访了国内一家食用菌生产企业,该企业在细分领域内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通过引进先进的工厂化栽培技术,产品研发方面持续投入,该企业已经完全实现去农化生产,不但消除了菌菇品种传统生产安全问题,而且实现了大规模无菌环境种植,产品周期稳定可靠。某些产品占国内总产量的20%以上,在部分海外市场有80%-90%的市占率。

同时,经过十几年渠道经营,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三级分销渠道。可以说已经达到初步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仍然有两个问题困扰该企业发展。

1) 如何减少渠道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利润?

目前公司的销售渠道覆盖全国,产品通过省市级、地县级、渠道餐饮商超三级分销到达消费终端。

由于全程采用冷链运输,厂家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运输去向较为分散,全国几家工厂的日均出货总量在几百吨规模,在运输货量规模上未能形成议价优势,因此物流成本较高,再加上分销环节多,受渠道的制约较多,导致厂家的利润不高。

3、破局探讨

回到最初提到的供应链困局,国内农产品市场长期以来「小生产大市场」的特点,将生产区域分割成块,企业规模难以做大。有限的货量规模,大大降低了各家生产企业在供应链环节的议价能力,成为生产企业不得不持续依赖层层的分销市场维系销售渠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终,造成供应链环节多,物流成本高的现状。那么,借鉴直销模式的成功经验,如何破局呢?

大物流、数字化、横向联合

1)横向产业联合,继续做大规模,做标准化

以上文提到的食用菌产业为例,我国各种食用菌生产企业最高峰时达到788家,从2012年开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到2017年减少到529家,已经形成多家国内单品种日产量达50万吨以上的大型食用菌工厂化企业。

笔者走访的食用菌企业,由于所选择的生产品种单一且比较小众,企业的总产量有限,虽然在单品产量上位列市场前茅,但在整个食用菌行业内的产量占比不高。

进行产业并购或与其他中小规模食用菌企业产地联合,扩大产量输出规模,既有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抱团提升竞争力,又能提高与下游分销渠道和物流企业的议价能力。

2)用横向规模撬动纵向联合,与规模化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减少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供应链环节

中国物流企业在近十年获得长足发展,以顺丰、京东、菜鸟为首的快递物流平台型企业和以德邦、安能、壹米滴答为代表的快运物流企业,业务已经覆盖全国各省市区县乡镇。

物流企业在实现货物流转职能的同时,也在利用现有网络转型全网仓配一体化的大物流模式。在冷链物流方面,虽然尚未形成高集中度的行业格局,但顺丰冷链、鲜易供应链、郑明物流等国内第三方民营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冷链模式的发展路径。

对于农产品生产企业而言,既然有减少分销渠道流通环节,实现去渠道化的需求,可以考虑纵向与三方物流企业深度战略合作,尝试工厂-仓配-零售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相关文章